跳到主要內容

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七星茶樓-七星服務>

    <七星茶樓-七星服務> 茶藝館的十大功能: 1.經濟2.餐飲3.展示4.社交5.集會6.文化7.賞藝8.娛樂9.信息10.休閒 茶藝館規模:大型1000平米以上/中型300-1000平米/小型茶藝館100-300平米 茶藝館檔次:高檔/中檔/低檔 茶藝館建築風格:宮廷式/廳堂式/書齋式/庭院式/城廂式/鄉土式/和式 茶藝館經營內容:文化型/餐飲型/娛樂型/時尚型 現代茶館經營特色: 1.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的窗口 2.傳統文化的美麗畫廊 3.茶藝表演的官寬闊舞台 4.大眾文化交流中心 現代茶館功能演變: 1.幽靜環境是生活空間的延伸 2.健康娛樂的重要陣地 3.體現地方民俗特色的窗口 4.觀念更新的重要平台 各地茶館特色: 1.巴蜀茶館的多元文化 2.北京茶肆京韵十足 3.上海茶樓海派風格 4.杭州茶樓休閒特色 5.台灣茶館推陳出新 *七星茶樓在海口的茶藝館定位!?你在七星怎麼定位你自己?! *你現在所有的規劃都會影響你的未來同時也會影響公司的將來!? *任何個人好的規劃都是公司將來規模營運的藍圖? *你要怎麼提高七星茶樓的品味?!--來海口沒去七星茶樓喝茶就不算到過海口-- *七星茶樓的優勢是什麼?! *那些我們還要加強!? *你能為七星茶樓的品牌與知名度做什麼?! *怎麼讓客人願意把錢花在這裡面!他為什麼一定要在這裡花費?! *我們的茶,茶藝,茶食,與別家的差異在那裡?! *我們的食材,花色,衛生,健康,有機,價格,那個是可以自豪的!? *如果我們茶藝,食物條件,價格走向,都與海口茶館無甚差異我們能創造什麼勢!? *公司是大家集結群體創造的,不是老闆一個人的,所以你身為公司一份子能為公司創造什麼財富?? *你的職涯規劃是什麼?妳要在這裡學會什麼? *你要把公司將來優秀的理念與文化傳承發揚到全國各地嗎? *公司徵召你,需要你開疆闢地時,能你能做先鋒嗎?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百勝,你計畫怎麼參觀海口績優的茶藝館,得出心得? *請你敘述中國台灣境內經營成功的茶藝館特色為何?! http://www.ncnz.com/otherabout.asp http://tieba.baidu.com/p/2252492021 *你...

茶敘-茶藝-禪茶-茶道

    (鞠米喝茶圖2013/10/23)   A.茶敘 ( Relaxing )茶水放鬆/生命放鬆的品飲 ─ / ─   B.茶藝( Artistry )茶技進步/生命平靜的品飲 ┴ / ─   C.禪茶(Equanimity)茶品不分/生命領悟的品飲 ─ / ┴   D.茶道( Spirituality )茶性提升/生命覺知的品飲 ┴ / ┴        

茶席

  茶好/水真/器潔/席美 四件組構茶席    

茶道精神---分享---

  ....給陸羽涂老師的白茶小卡片留言....   有人喜歡把東西帶到天國 我比較喜歡在大地與人分享受!! 

好茶與壞茶

    好人與壞人 用自己感覺 好像很好分 其實很難分   茶葉的品質 狀況無異狀 若用味覺慣性 熟悉的味道好 不熟悉的味道差   自己選的茶好 別人的茶怎麼喝 除了味覺的慣性 還有一層心理障礙     不熟識的茶 被判成壞茶 沒喝慣的茶 說不出好壞     茶始終沒意見 有意見的是人     南方人喜歡甜 北方人喜歡鹹 兩方人吃東西 就會不同意見     茶在沒有學到茶道之前 有好壞之分 學到茶道後 喝茶好惡 就沒有分別心   說茶的是非 同時說出人的是非 感覺或感悟 是以茶修道習禪的課業      

感動

  唱歌 就把歌唱好就會令人感動 跳舞就把舞跳好就會令人感動 泡茶就把茶泡好就會令人感動   任何以外形式 只能增加感覺 不能增加感動   聽 Lara Fabian Je suis Malade 聽 Gipsy Kings Sin Ella 聽  Amália Rodrigues   Fado Português   什麼茶就像什麼音樂 France/Chanson España/Flamenco Portugal/Fado 用心聆聽都有風味 好歌每首都是珍寶 就以深刻真情感動人 因為歌聲已經把塵心洗滌 一切發自演唱時的動作 都計在她們聲音帶來的感動裡       泡茶 動作再優美 茶具再昂貴 茶席再美觀 沒把茶泡好 都只是表演不是泡茶 人沒感動 變成 表演藝術與道具展示   茶湯是內容是主題 道具是妝扮是器物 可以精心配合 但不要忘記 --主題--      

用心喝茶悟茶真味

    ...太虛如如不動... 雲河浩瀚 物換星移 身居斗室 相聚品茶 席間無語 草木呢喃 星空對話 花鳥爭鳴 窺見世界混沌閃現的空靈 把所有情怨喜怒愛恨歸一 活在當下 藉由深沉的品茗"放空" 將心中百般無奈"放下" 坐在寂靜的茶室"放心" 一究天地堂奧 參透世事如幻 ---用心悟茶臻味--- 

東迷茶芔

      很多的偶然就變成一種必然   在兩岸三地及陸羽茶藝教室習茶 與上海港台同學茶友不斷的交流 更對茶有一份文化的認同 魏晉南北朝"以茶待客"便成為生活禮儀 至唐朝以茶為禮風行餽贈親友形成風尚 茶會起源於寺院僧界 對佛教來說茶不只是一種飲品 在修行中還能蕩昏寐靜塵心 成為佛門情操的修持課業 東迷茶會就是將喝茶返樸歸真 還其本然在日常品飲隨性相聚 凝斂成為"生活茶道" 人間有情 天堂無淚 春天的花影 倒映池邊 夏天的雲朵 漂浮天際 秋天的楓紅 醉臥林間 冬天的細雪 粉飾大地 萬物靜觀皆自得 四時佳 興與人同 在天地裏四季中 席地獨酌成雙對飲 以茶會心靜心品茗 在茶文化的長河中 茶流傳至21世紀 經由生活文化的沉澱 歷代茶會茶人的積累 讓安東感悟 茶以載道的深刻意涵與使命 所以組織東迷茶會 不止於品茗的社交活動 更是心靈的深省與體悟 藉由席間的止語 進而展開心靈的對話 一花一世界 一葉一如來 就是用心喝誠心泡的"茶葉" 在結束時看到開始 在聚散中見識無常 以簡易的茶席 一飲生平悲歡離苦 抬頭幡然驚見大道 塵緣俱了了 在品飲同時看見 流水正悠悠....... 就是東迷茶會的志業 

戶外茶席

  御軒坊2011/11/27 "好壞 只此一味 悲喜 只此一會" 福隆漁港2011/11/28 黃安東戶外茶席 "天光乍洩 獻給大海一杯茶" 2號省道濱海公路返家途中 "不是每朵花都會結成果子 但它已然盛開過" 戶外茶席是茶.人.與自然的對話 所以敬天地是戶外茶席的茶禮之一 因此人變成自然的一份子 第一盃茶要獻給上天 第二盃茶才獻給大地 第三盃茶才獻給客人 在戶外設茶席應同時選景選材 選景是上天 選材是大地 將自己的設計與大自然呵成一氣 不要只是在景點焚香插花 徒具形式 要利用實地取材融入自己的茶席中 設計協調戶外互動 天地人盡在一席中 自己對茶藝文化的深刻休養 又能體現當地的風味與情愫 ...才能真實表現戶外茶席的茶境... 

茶人與茶具--席位動靜之間

  茶具-靜美 在席間無語之際 欣賞規整靜穆之美 泡茶-動美 在沖泡茶湯之間 欣賞勻稱流動之美 泡茶在動靜輪替中進行 席間動作如歌 快慢得宜 不只是每個固定的動作 動作與下個動作之間形成的韻律 產生出如音樂般流暢 就是茶主要時刻留意   茶具如樂器 茶人在演奏 當樂器進行演奏時 不僅觀賞茶具 要聽演奏的音樂   一個茶人在茶席間的動作 就是演奏一齣茶的音樂會    

華冠茶行品老鐵/岩茶

  茶人魏山鎮說茶的學問"易懂難精" 好茶很難找/壞茶再多錢也買不完 天時<地利<人和 茶的交易人和最重要 誠哉斯言! 2013/09/25台北   客戶每個月都會花錢 但要怎麼把他的錢花在茶的身上 是經營茶葉的功課 他可以買一件衣服3000元 卻只願花600元買一斤茶 這兩樣東西花了3600元 比例是5:1 可以改成1:1 也可以變成1:5 客戶願把薪水的%之幾投資茶葉 就是你做生意的成就   今日品1985年份老鐵分享如下 此茶入口飽滿嚼之有物要用呷茶不能用飲 喝一小杯如濃湯喝時與喝完滋味久久不散 茶味掛口口腔唾液不斷湧出茶味 若以品茶與回甘雙向時間計算 一杯可抵十杯 好茶如酒有後勁粗茶像水飲完無感 好茶回甘益氣粗茶苦澀傷胃 好茶像藥/壞茶像毒 喝茶有益身體不是沒有條件的  所以魯迅說: 「有好茶喝,會喝好茶,是一種"清福", 首先就須有工夫,其次是練習出來的特別感覺。」  這話很多人只摘取前段 其實最重要的是後段 1.泡好茶要有功夫才能把好茶泡好 讓人享受到喝好茶的福氣 2.喝好茶還要練習出來的特別感覺 要能分辨好茶與粗茶   茶對身體好不好 不用喝下去 放在水嘴巴裡就知道 好茶會滑順生津回甘韻長 似-呷 粗茶苦澀刺激水薄味雜 似-灌 茶會回甘近藥不能回甘近水 回甘生津韻長味釅 回甘潤喉就是茶的利息 也是判別茶質的條件 茶質好才能有益牙齒身體 不好的茶功效自然差很多   就像天天看真鈔 一看到假鈔就能分別 天天辨識假鈔 另有新版假鈔就被蒙騙 喝茶 專門喝好茶一喝到壞茶 嘴巴就會說話 每天嘗試壞茶 把口腔舌頭都損壞 喝到好茶也無從分辨 好茶只有真味 粗茶百味雜陳   水果甜與不甜是時間不是對立問題 甜與不甜是一體兩面 好茶與粗茶不是時間而是對立問題 好與粗是兩體兩面   焙籠的火候如同烤肉煮湯 大致分為 A.烤茶-快火殼焦內生 B.焙茶-中火半生半熟 C.煲茶-慢火裡外...

安東台北夏令茶會

  席間無語的茶客 需要先行教育告知 在認知差距接進時 才能進行無語茶會 前制作業不周全 就會影響你要傳達 無語茶會的意義 -真水無香以水靜心 真茶無味以茶修煉- (以茶湯品嚐茶味百種 在道中品茗千茶無味)   若茶客沒有先行靜心 入席茶會就形成聚會 席間無語的茶會 對茶客是 一種形式一種矯情一種表演     因為國人積累數百年的飲茶傳統 對於推展的中華茶道並未認識 喝茶的既定模式就是 解渴聊天配餐點保健   進入品茗的茶客若無前制教育 品茗中因為茶種新老滋味價位 就會對茶味茶氣茶質作討論 席間無語也就無法進行 關於泡茶的問題及答案 彼此都要相互解釋澄清 這說明中國茶葉有諸多變數 不像日本的茶粉 茶葉與茶粉的原物料不同 日本發展茶道時 我們在開發新茶法新茶具 整個茶的方向就岔開 茶粉硏磨完後 已有一定配比 自然不用關心茶湯的技術問題 但是茶葉 茶量溫度候水茶具 統統要張羅注意 一不留意茶湯就淡薄苦澀 於是日本更多時間研究茶道 中國花更多時間鑽研茶湯 "日茶一道/中茶一技" 從此分開越走越遠   在傳遞中國現代茶道文化 如果茶人不堅持席間無語的形式 就會成為一場 隆重華麗新奇炫耀的形式化茶會 任何茶席間的泡茶問題 如茶量水溫時間 茶具暇疵茶巾不潔 壺嘴流水茶海滴茶 全要從容優雅應變解決 不留表演技術痕跡 所有茶客素質/茶人茶湯 所有的疏失差錯 在當兒正是"以茶修煉" 茶客要接受茶主 在席間的不完美緊張生澀 茶主要在茶會中 力求完美表現真誠 這場茶席主人要表達想法就 敬請"客隨主變" 主人沒有特別想法 只是親友品茗茶敘 那就"主隨客變" 這種主隨客變的茶會 是研討是交流是情誼 "以茶待客" 因為要傳遞現代茶道思想 客隨主變的茶會 才能由主人主導茶會內涵 才能進一步"席間無語以茶修煉" 茶會 可能是聯絡人情世故 也可能建造人的心性 更多是交誼怡情養性 國人對"以茶載道/以茶知道...

席間無語的概要

    A.設席要以席致境/以具致淨/ 以茶致靜 不能在席上物美具多 則品茗的氣氛會被物引具移 使參茶的純粹被分散 若要以茶參禪 席上必用器物才擺設 其間可有一件擺飾 使茶客參茶之前 有一視覺客體供欣賞停留 而不至於初席僅專注於茶 雖然 形式在最後是單一的關注 簡潔清淨不需盆花樹石 更能傳遞參茶的意旨   B.茶客最多三人 兩人最宜 若席坐四五人 更多的可能是茶敘 因為要2-3人安靜茗茶 較4-5人協調容易 要求一桌四五人 同時在一個陌生偶遇的聚會中 不交談不寒暄不問候 品茗雖席間無語 總是有人拘謹有人尷尬 有人自然有人不自在 所以人數較多時 入席前有一段茶敘 使茶客之間能彼此調適 賓主之間也能初識 再進入以茶參禪席間無語 主人要有處理 席間無語的任何狀況 如果這樣的情境 使茶客不自在 那麼就要營造自然的氣氛 若茶主人不能 以無語茶席分享茶湯與人的深度 就以最適合的方式進行 因為席間無語不只是茶客不說話 而是茶人對茶生命的力度 表現在茶席的情境中 茶主沒有了解茶的深刻內涵 所有的席間無語 不是個人的內觀 而是群體的禁閉 茶人的深度 決定語言的深度 如果茶人的無語勝過語言 席間無語才具有更高的意境 要要求客人先要求自己 就是以茶參禪的精神           C.音樂或歌詠不介入茶會 但若考究形式的完美性 飲畢最終可以有古樂演奏 茶會結束主人可以娛賓 但主旨是茶會 若歌舞吟詩娛興過多時 茶會的意義就失去 任何的附加形式 不要影響茶會的主題   D.每泡茶以當地或同類為要 不要在無語茶會上 沖泡口感懸殊的茶 茶會的主刺激是大腦(感覺) 不是口腔(味蕾) 五味令人口爽 對參茶無益 茶在同區塊辨識滋味 較能統整該茶區的細膩滋味 而不是大江南北山谷海濱 搜茶大車拼 不但強烈刺激味覺 對一場無語茶會是很折騰人的 好像一口氣給你吃酸甜苦辣 卻不...